云视网:

麦冬的功效与副作用有哪些 麦冬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时间:2023-12-28 阅读:

麦冬的功效与副作用有哪些 麦冬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一、麦冬的形态特征

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小块根长1-1.5厘米,或更长些,宽5-10毫米,淡褐黄色;地下走茎细长,直径1-2毫米,节上具膜质的鞘。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长10-50厘米,少数更长些,宽1.5-3.5毫米,具3-7条脉,边缘具细锯齿。

花葶长6-15(-27)厘米,通常比叶短得多,总状花序长2-5厘米,或有时更长些,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苞片腋内;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最下面的长可达7-8毫米;花梗长3-4毫米,关节位于中部以上或近中部;花被片常稍下垂而不展开,披针形,长约5毫米,白色或淡紫色;花药三角状披针形,长2.5-3毫米;花柱长约4毫米,较粗,宽约1毫米,基部宽阔,向上渐狭。种子球形,直径7-8毫米。花期5-8月,果期8-9月。

因此植物体态变化较大,例如叶丛的密疏,叶的宽狭4长短等有时有明显的不同;但其花的构造变化不大,尤其花被片在花盛开时仅稍张开,花柱基部宽阔,一般稍粗而短,略呈圆锥形等性状很一致,是鉴别本种的主要特征。

二、麦冬的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本草分经》称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碱、谷甾醇、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麦冬有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此外,麦冬还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友处方中的常用品。麦冬可代茶饮。取适量麦冬,开水浸泡,每天多服几次,能有效缓解口干渴的症状。部分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因此饮用麦冬水时,可搭配一点党参,更能起到补气的作用。

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否则可能生痰生湿,适得其反。另外,麦冬并非人人适合,脾胃虚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麦冬,否则会加重病情。

三、麦冬的副作用有哪些

我们常说,要对症下药方能起效。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然而,麦冬是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如果您想把麦冬当做补品补益虚损的时候,一定要详询咨询过专业医师的意见,如果用之不当会产生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经临床实践证明,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部分患者在口服服用麦冬初期,会有有腹胀、嗳气、大便增多等消化道症状,但一般于两周后可自行消失,而肌注或静注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因此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麦冬是有用药禁忌的,这些禁忌在古代医书中也有记载,如《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药性论》:“恶苦药。畏木耳。”;《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如果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的患者就不要服用麦冬。还有,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囊。

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这只属于个别现象。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正规医院的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麦冬,是不会出现什么较大的副作用的,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没有按照医生的指示来服用麦冬,则有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瘙痒等副作用,因此,建议大家提前了解麦冬的副作用,以免受到其害。

四、麦冬的植物文化

麦冬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上品药物,同时,也是一直被人们称为生于阶沿,用为上品的养生佳品。我们所熟悉的那枣核形的药材,则是来自于其的肉质块茎。麦冬在河南禹州被人民称为“禹韭”。

禹韭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人们称此草“禹余粮”。由于此草产于禹州,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此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效,故又被称为“不死药”。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由它作为主要成分的生脉散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生脉”或“复脉”的效果。

选秀三维方案模板怎么写

社区推广三维方案模板

浪漫策划方案模板设计

消费品策划方案怎么写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起名 |  健康养生 |  科技科学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热点资讯 |  综合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