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传统的民居建筑,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部宝典。它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不仅体现了宗族观念与住宅非同寻常的关系,也是潮汕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
“潮州厝,皇宫起”,这句流行于潮汕地区的民谚,犹如画龙点睛般描绘出几乎与皇宫媲美的潮汕民居的建筑特色和独特风格,闻名岭南,饮誉中国。“厝”是潮汕人对房屋的通称,“起”在潮汕话中的含义是“建造”。
潮州厝&京城故宫
潮汕传统建造的“从厝式”民居群落和以北京故宫为代表的“京都帝王府”比较,尽管二者从规模气势而言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结构确有相似之处:
“从厝式”民居以形体最为高大端庄,装饰最为豪华气派的大宗祠为主体和建筑中心(如故宫的太和殿),然后是围绕着它按照尊卑顺序依次在左右展开的小宗祠,以及附带的包屋或从厝(如故宫的东西宫),有的还在四面设更楼(如故宫的角楼),外面还挖有池塘和环绕的沟渠(如故宫的护城河),前面有宽阔的阳埕(如天安门广场),从而形成一个与故宫相似的对外封闭、中轴对称、形体端庄,等级森严,向心围合的建筑整体。也许正是这种格局的相似性,才使得“陈慈黉故居”有了“小故宫”之称。
陈慈黉故居
“潮州厝”为何能“皇宫起”?
“潮州厝”之所以能“皇宫起”,民间传说是因为明代潮阳贵屿华美村出了“假国舅”陈北科之故。传说陈北科在赴京赶考时,碰到前往京城认亲的国舅,二人成为好友,后真国舅途中病死,陈北科遂盗用其名进京认了皇亲,做起了假国舅。
一次上朝时,天色忽变,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陈北科慌忙躲进桌子底下藏了起来,皇上惊问其故,陈答曰:臣乡中所住的屋舍,皆是黄泥作墙,茅草盖顶的茅屋,因不避风雨,故风雨一来即习惯爬进桌子底下以防不测。皇上听后,心生怜悯,特恩准他回乡按皇家式样兴建国舅府“黄门第”,并由朝廷负责建筑材料。可是这个国舅府也只盖了一半,原因是陈北科的政敌从中作梗,未完工时就谎报已建成,遂使朝廷停止供应材料,以至半途而废。今日的“黄门第”位于贵屿闹市,门面已十分逼仄,但其气势仍在。
因为有陈北科这一层特殊的关系,皇家式样首先在潮阳流行起来,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屋顶居然用起了民间禁用的橘黄色,那可是皇宫专用的颜色!在京都是连王府也不能用的,但潮阳人照样盖起了黄灿灿的大屋,并且时常自负地说这才是真正的“皇宫起”。
此外,结构和规模上也同样“逾制”和“超标”,如按照封建朝廷的规定,公侯房舍最多“门屋三间五架”(见《明会典》),可是潮汕“府第式”民居的门屋往往超过此数而多为“五间过”、“七间过”。
“潮州厝”式样
在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有多种多样,虽然潮汕地区出现了许多的高楼大厦,但是在农村里,仍然保存着一些传统的老式民居,而且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四点金”、“下山虎”、“四马拖车”等等。
四点金
“四点金”是潮汕风俗的独特建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而得名。在旧时只有富达的家庭才能建造。
四点金&四合院
“四点金”的建筑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点像。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大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去就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间房,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面就是后厅,也称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各有一个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如果小辈住进去就是大不敬。所以潮汕话说“细仔弟住厝耳”。
下山虎
“下山虎”的建筑在潮汕地区农村较为普遍,又称为“爬狮”。顾名思义,“下山虎”的开头真有点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狮。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比它少了两个前房,其余的基本一样。“下山虎”因为出入门路不同,因此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门,而是两边开门,两边的门又称为“龙虎门”,也有开正门而不开边门的。
“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广州出土的汉代明器和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的传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中可见其前身,其格局与云南白族“一颗印”住宅也颇为相似。
云南白族“一颗印”
四马拖车
“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
总的来说,主体建筑前低后高,每进递增三级石阶,这样便于突出主要厅堂,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前进遮住后进,保证后进的采光。后包是为了保护主体建筑和防盗而设。
“德安里”
当然,像这样大规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无缘问津的。现存较完整的“四马拖车”,可在澄海县隆都镇的“慈黉爷故居”即陈慈黉故居及普宁市洪阳镇的清提督府“德安里”看到。
潮汕地区还流行这么一句俗语—— "京都帝皇府,潮汕百姓家",美术理论界泰斗王朝闻先生也对潮汕民居给予高度的赞美:“原以为徽州的民居最好,想不到潮汕的更有特点”。可见潮汕建筑是多么地美轮美奂。
来源:非石文化、部分内容来源于《走读广东》、最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