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丽
□ 实习生 杨轶男
短短的500米路程内,便遇5处狗粪,不幸踩中1处。北京市西城区居民赵蓉终于“爆发”了,她站在小区路边大吼——“谁家养的狗啊?没人管吗!”
一分钟过去了,没人回应,她只得折返回家换鞋,自认倒霉。
这种“爆发”几乎每天都有发生,因为小区里养狗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主动清理狗粪的养犬人又太少了。赵蓉很是苦恼:谁来管,怎么管?
“每天出门,必须紧盯地面,高度警惕,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又会踩到一处狗粪。”赵蓉说。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花园闸北里小区的居民陈子涵对于赵蓉的苦恼感同身受。他所居住的小区是老旧小区,傍晚下楼遛弯时,他总是能闻到一股臭味,夏天尤为明显。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来到该小区实地走访发现,有的养犬人在遛狗时,遇到狗要大小便,养犬人并未制止,事后也未清理径直离开,甚至还有的人故意把狗带到小区解决排便问题。在小区草坪,有多处狗的排泄物。
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文明养犬意识与城市狗患治理调查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关于“在外能否做到即时清理犬只粪便”这一问题,72.28%的受访者表示会马上清理;19.0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带了纸就清理,没带就不清理;8.7%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清理。
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居民对于狗随地大小便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这种行为虽然方便了养犬人,却把环境污染留给了小区所有居民。
对于这种不文明养犬的行为,爱狗人士龙帅也很烦心。他认为,只要养犬人及时清理,狗随地大小便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现在很多人懒得收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公众造成一种狗不爱干净的刻板印象,导致更多的人反对养狗。
记者采访发现,除了不清理粪便外,不文明养犬的行为还包括不拴绳不戴嘴套遛狗、犬吠扰民等。
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杨志成注意到,他所在的小区里有不少养犬人在空地遛狗时会拴绳,但回家乘坐电梯时多半会解开绳子。因此,电梯这个狭小的空间便成为他每次出门时胆战心惊的地方。
有一次,杨志成在电梯内碰到一只随主人乘电梯回家的金毛狗,没有拴绳也不戴嘴套,他急忙往电梯角落挪了挪身子。突然,狗站起来往他身上扑,吓得他“胆都破了”。
《报告》称,八成受访者表示生活中常遇到不文明养犬行为,其中遛狗不牵绳、不清理犬只粪便占比最高;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目前城市狗患问题严重,养犬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龙帅根据自己的养狗经验判断,犬类随地大小便或者养犬人不拴绳的行为都比较好解决,最难控制的是犬吠扰民问题。他曾经养了一只泰迪狗,起初一直叫,给合租的室友造成不少困扰,但他想尽办法也没辙。
实际上,近年来多个地方已留意到城市不文明养犬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浙江杭州整治不文明养犬,要求不能在规定时间段内遛狗,纵容宠物狗随地排泄不及时清理的,将面临罚款;江苏连云港警方发布城区养犬规范,要求出门拴狗链,长度不超过2米;多地发布倡议书,呼吁文明规范养犬……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多地出台举措规范文明养犬问题,但如果有居民遇到不文明养犬行为,主动维权者寥寥无几。
《报告》也显示,虽然不少受访者认为社区内的犬只对个人生活有影响,但问及是否会主动提醒养犬人注意或向有关部门投诉时,60.06%的受访者表示只有在影响到个人生活或安全时才投诉;会主动提醒对方注意的受访者仅占20.69%;还有19.25%的受访者嫌麻烦,不会投诉。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提出,取证难是他们选择忍气吞声的原因之一。市民投诉后,物管无执法权,难以采取强制措施;如果报警,只要养犬人在警方上门前把狗带走或藏起来,又能轻易蒙混过去。
记者拨打了受访者所居住的小区物业公司电话,询问小区养犬管理相关事宜。有的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今后会设置警示牌提示养犬人,但更多还是要靠他们自觉;还有的小区物业直接回复“我们不管这事儿,要找房管局”。
“物业管理主要是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养狗毕竟是业主个人的行为,物业并没有针对业主的执法权,无权采取强制措施,更多只能采取警示、劝告、协助有关部门处置等措施。”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孟强说。
还有一种现象是:犬只把粪便排泄在家里,养犬人肯定会第一时间打扫,但在公共区域却容易视而不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些人认为在公共区域不清理也没人管,自己图方便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
“因此必须设置文明养犬的刚性规则并坚决执行,提高不文明行为的代价和成本,给养犬人打好‘预防针’,从心理上震慑不文明养犬的人。”朱巍说。
(文中陈子涵 龙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