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
流浪猫鲍勃去世了,享年14岁,引来全球范围内的一片惋惜之声。
它是英国伦敦的一只流浪猫。2007年,伦敦街头音乐人詹姆斯·波文收养了它。当时,波文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挣扎在毒瘾之中,每日自暴自弃。但是,鲍勃却治愈了他,一人一猫相依为命,波文的生活走上正轨,人生迎来了转机。
随后,鲍勃“治愈”了更多的人。波文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了好几本书,被翻译成了三十多种语言,还被拍成了电影《流浪猫鲍勃》,鲍勃在电影里本色出演。可以说,鲍勃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流浪猫了。
当然,肯定也有很多人并不认识鲍勃。但我相信,当看到这只橘猫稳稳地立于主人肩头,不少人依然能感到被“治愈”,心里涌上一股松软感。
人们习惯说“养宠物”,好像是人施恩于动物。当然在金钱与付出上,确实是这么个模式,但精神层面可能是反过来的:人依恋动物,人养宠物,不是动物需要,而是人类需要。
就像鲍勃,从它的本意来说,未必有“治愈”的主观意图。现代科学研究,猫的智商大概相当于人类2岁左右,狗相当于6到7岁,它们恐怕都不足以有复杂的思维活动。但是,人类愿意觉得“被治愈”,认为他们有治愈的能力,一厢情愿地与动物共情。
就像猫奴陆游写的“书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闻漏鼓长”,好像猫真的和他一起枕书而眠、同听漏鼓了。很显然,这是陆游的内心戏太多,猫大概没想那么多。
所以,是猫治愈了人类吗?不是,从根本上说,还是人类治愈了自己。只不过,猫狗之类的宠物,击中了人们心中柔软的部分,让人性中一部分较为“高尚”的部分有了现实的依托,比如责任、关照、爱心、被需要等等,让人的自我振作、自我重塑有了可能。
所以,人们为猫狗甘心为“奴”,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不只是对宠物的付出,更多是人的精神满足,有些也已经到了近乎行为艺术的程度。比如故宫里的猫,一度成为网红,与鲍勃一样,它的去世也曾引发网络上集体的悲伤情绪;北大甚至为流浪猫开发了小程序,网友云撸猫太猛烈,导致小程序一度瘫痪。
不过,可别误会,爱宠物不光是为了满足人类自己的愿望。
人类本身也是自然万物的一员,人类的面貌,也是在与动物的互动中所塑造的。人类本能里留有能被动物激发的善良与斗志,这确实也是它们赐予我们的礼物。何况,不愿意为他者付出无私的爱,又怎么能得到爱的回报呢?彼此成就,才有了幸福的味道。
说到底,把宠物和人类联系在一起的,还是真挚的情感。
鲍勃在祝福中离开了我们,但人类和宠物之间的故事未完待续。许多人都曾被宠物“治愈”过,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人被它们“治愈”。
本期编辑 邢潭